2025年北京市中学生期末考试即将来临,今天为各位初二年级学生分享物理知识考点中的透镜解读,透镜及透镜的作用是什么?透镜的三体特殊光线指什么?生活中有哪些常见透镜?本文为您分享透镜的知识点集锦。
初二年级物理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:透镜知识点解读
透镜及透镜的作用
1.凸透镜和凹透镜
凸透镜:边缘薄、中间厚。
凹透镜:边缘厚、中间薄。
2.作用
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
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说明:
并不是说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是会聚的
并不是说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一定是发散的
二、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
1.平行于主光轴的
2.从焦点出发的
3.通过光心的
生活中的三种透镜
1.照相机:
镜头:相当于凸透镜。
胶片:相当于光屏。
物距(u):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。
像距(v):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。
照相机成像特点:u>2f, f<v<2f ,成倒立缩小的实像。
2.投影仪:
投影仪成像特点:2f>u>f ,v>2f,成倒立、放大的实像
3.放大镜
放大镜成像特点:u<f, 成正立、放大的虚像。
四、好用的口诀
- 一焦分虚实,二焦分大小
- 实像总是异侧的、倒立的,虚像总是同侧的、正立的
- 在动态变化过程中,物近像远像变大,物远像近像变小。
五、近视眼与远视眼
近视眼矫正:成像在视网膜前方,佩戴凹透镜
远视眼矫正:成像在视网膜前方,佩戴凸透镜
说明: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区分,记住这两张图,两句话即可。
温馨提醒:中小学物理知识点、小故事等持续为您更新,您可以收藏【持更】中小学必备物理知识汇总,方便及时查看。